作者:王树瑛 | 使让义语法化
摘要:恩施方言中最有代表性的被动句是由被动标记“着”构成的“NP。+着+NP:+VP”格式,主要表达不如意或消极的意义。动词“着”具有“遭受”和“使让”两类意义,本文从句法环境、语义转变、语音形式、因语法化而导致动词功能的衰变等四个方面讨论该方言中被动标记“着”源于动词的“使让”义,它的发展过程遵循了汉语史“使役→被动”的演变规律。
注:因版权方要求,不能公开全文,如需全文,请咨询杂志社
《汉语学报》(CN:42-1729/H)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,自创刊以来,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,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。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。
《汉语学报》以汉语为研究对象,致力于事实的发掘和规律的揭示,致力于理论的探讨和方法的探索;促进汉语的母语教学和对外教学,积极推进语言信息处理和语文现代化。
人气 95570
影响因子 0.68
人气 49615
影响因子 0.27
人气 27852
影响因子 0.35
人气 51565
影响因子 0.92
人气 9883
影响因子 0.15
客服QQ:1545602275
客服微信:15736254017
客服电话:023-6033-8768
声明:本站持《出版物经营许可证》从事杂志订阅服务,不涉及出版事务,特此申明! 地址: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办事处革新大道路956号二层207号
鄂ICP备2022012193号
注:因版权方要求,不能公开全文,如需全文,请咨询杂志社